“什么是所得税费用?”的信息由环球网校为您整理发布,环球网校为您提供初级会计报名时间,会计考试时间,准考证打印,会计成绩查询、执业证书申请等报考须知。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考试相关问题,请关注环球网校初级会计考试职称频道。
简介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为取得会计税前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
计算
(1)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的规定计算的;
(2)所得税费用作为费用核算,在核算中设置“所得税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3)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通俗地说,所得税会计就是在应交所得税基础上如何确定所得税费用。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分三步:
第一步,确定递延所得税——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额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以上四笔相反分录)
【注】很多人不理解递延所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为何物,其实可以通俗地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征就是当期多交税,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到以后期间,减少以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而递延所得税负债恰恰相反,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征是当期少交税,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到以后期间,增加以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步,确定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在前面(3)中已经详细说明。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法费用。根据“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倒挤得出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的一般程序是:
①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②比较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除准则规定的特殊情况,应分别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③就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④依据“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确定所得税费用。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二、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三、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编辑推荐:
环球网校官网邀您一起进入环球大课堂!